【雅加达讯】——人权活动家、古斯杜里安网络全国主任阿丽莎·卡特伦娜达·瓦希德
呼吁全体国民通过坚决遏制威胁社会凝聚力的各种不宽容行为和群体狂热,重铸民族
团结。此番表态是针对印尼多地(如佩马朗、德波、苏加武眉和巴东)社会动态的回
应。
在周四的书面声明中,阿丽莎指出维护团结的关键在于平衡”对多样性的尊重”与”作为
一个民族的共同意识”。她援引印尼第四任总统瓦希德(古斯杜)的名言”相同者不应
被区别对待,相异者不应被强行同化”,强调其中蕴含的深刻启示:既要认知差异,也
不应将自身观点强加于人。
“但与此同时,我们更不可忘记,在这些不同群体之间,我们始终被同一种精神纽带联
结——那就是民族主义。”这位已故总统之女强调。
应对身份政治与排他性宗教理解的挑战
阿丽莎表示,当前印尼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身份政治和排他性宗教理解加剧的背
景下管理多样性。她警告称,强行推行自身利益的群体狂热会催生不健康的”零和博弈
“心态。”这种态度滋生猜疑、消解共情,将其他群体视为敌人,最终可能摧毁国家统
一。”她补充道。
数字时代的仇恨言论治理
阿丽莎特别指出,在数字时代,社交媒体上充斥极端言论和水军操纵的仇恨言论。她
呼吁民众明智应对,避免轻易受挑拨相互攻击。为此,政府需通过建立健康的数字生
态系统和公正执法来发挥作用。她批评某些为维护”社会和谐”而屈从多数群体意志的
执法实践,认为这实质剥夺了少数群体的平等权利。”这正是多地少数宗教群体(包括
穆斯林在非穆斯林主导区及反之)遭遇礼拜场所建设冲突的根源。”
重扬”殊途同归”的建国精神
阿丽莎呼吁将”殊途同归”的建国原则重新激活——不仅是作为口号或文化符号,更要
成为政府及执法部门处理私刑、迫害和仇恨言论案件的具体准则。作为信仰神道的民
族,她强调任何迫害行为都不可容忍,因所有宗教都教导仁爱与普世慈悲。
“我们需铭记,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指南——潘查希拉。它教导我们秉持公正、文明、
维护团结,并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这位人权活动家以印尼建国五原则的训谕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