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是中华传统习俗里重要的节日。我们每年都会举行
祭祖大典,目的是提倡孝道,纪念、缅怀祖先的恩德,提醒我们永远不忘记
先祖。自古以来,中国人没有不讲求孝道的,祖宗再远,每年都一定要祭祀
。对几千年的老祖宗都念念不忘,对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顺的道理!中国人
之所以能有大福报,根源就是来自孝道。
《论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是教人知恩
报恩,不忘根本,这是美好人格的基础。‘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
文化的本。’如果人人都不忘本,每年都能以虔诚恭敬的心来祭祖,那
么风俗人心自然淳厚,社会自然安定和谐,这是祭祀的效果。
孝道是人伦大道,也是社会安定 、世界太平的根本。《孝经》云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的
源头。中国五伦的核心,是‘父子有亲’。这种亲爱,千万年以前的人
有,现在的人还是有,没有因为时间空间不同而发生改变,所以这是天
性,是超越时空而永恒不变的真理,这叫做‘道’;遵循这种伦理大道
去奉行叫做‘德’。所以中国人自古强调‘道德’,因为这是顺应天
理、符合人性的重要素质。
《华严经疏》引《大集经》上所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
母者即是事佛,父母于我为先觉故。’所以孝养父母的功德很大,堪
能与奉事佛陀的功德相比。古大德亦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
不识’,每个人家里都有两尊佛,可惜世间人不认识。‘不用金彩装成,
非是栴檀雕刻’,这两尊佛无需黄金作身,亦非檀香木雕而成。‘即今现
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现前的父母亲就是释迦佛、弥勒菩萨。‘若能
敬于他,何用别求功德’,如果对父母非常诚敬,就不必向外去攀缘求
功德。这是很重要的开示,对于佛教界,学佛人更要明白这个道理。
学佛的人不能眼高手低,不能因为自己学了佛法,明白了一些道理,就觉得
了不起,乃至看轻父母,认为自己的见解比父母高,父母必须听从自己的话
,甚至于疏忽了对父母的孝顺与恭敬。
曾氏家族的祭祖活动很有讲究。家里长辈会讲述为什么一直用素菜祭祖的传
统:“我们的祖先品德高尚,修行很好,可能已经成了神仙或佛。神仙和佛
所在的地方都很清净,如果杀生用肉食祭祀,既违背了佛教不杀生、爱护生
命的理念,也不符合祖先修行达到的清净境界。”
用素食祭祖的两个好处:一是遵循佛教不杀生的慈悲心,避免因为祭祀而伤
害生命;二是用清净的素食来表达对修行得道祖先的尊敬,这样的供奉才符
合他们的境界。
这种绿色祭祀方式,不仅避免了杀生,也和现在的环保理念很契合,让古
老的祭祖传统有了新的时代意义。
现在,这个融合了佛教智慧和环保思想的祭祖传统,成了连接海外华人与中
华文化的重要桥梁。当祠堂里清香弥漫,素食的香味飘散,祭祖已经不只是
形式,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让身在异国的华人依然能够守护自
己的文化根源。 妙音/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