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讯】印度尼西亚监察员成员YekaHendra Fatika认为,“oplosan”(掺混)一词不适用于描述当前引发大米短缺的争议。
Yeka表示,正确的说法是不同品种大米的“混合”,这一做法长期存在且目前仍属合法,前提是不
欺骗消费者。
“不被允许的行为是,例如Bulog(国家粮食局)已包装好的SPHP大米,在销售前拆开包装进行混
合并以商业价格出售。这是不允许的。”Yeka周五在雅加达监察员办公室表示。
据他介绍,民间所谓的“掺混米”实际是长期存在的不同品种大米混合行为。例如两种颗粒形态存
在差异的米混合后,加工成大米时便无法区分。
此外,还存在不同品质大米的混合行为。只要不误导消费者,这种做法完全合法。
他表示,在不欺骗消费者的前提下混合品种或品质,反而能通过降低价格使消费者受益。
Yeka指出,目前市场大米价格在每公斤12,000至16,500印尼盾之间,而两个月前价格仍维持在
8,000至12,000印尼盾区间。
“因此我认为混合行为不可避免,关键是不能对消费者隐瞒实情。”他说道。 (Ry)
监察员称“掺混”一词不适用于描述大米争议
Recent Comments
Hello world!
p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