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塔拉通讯社)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管理局(OJK)发布了《印度尼西亚银行业人工智能治理指南》,该指南为银行在开发和应用基于技术的系统(包括高级人工智能)时提供了最低参考标准。
OJK银行监管执行主任Dian Ediana Rae在雅加达通过线上举行的”印度尼西亚银行业人工智能治理”发布会上表示:”该指南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的每一次应用都能在有效且可控的风险管理框架内实现最优效益。”
Dian进一步解释称,该指南强调通过全面管理人工智能(AI)生命周期来实现整体性方法的重要性。这一周期涵盖从启动、设计、模型构建、测试、实施到定期评估和审计的各个阶段,以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始终符合可问责、透明和良好治理原则。
Dian补充说,该治理指南秉持负责任且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基本原则。这些AI价值原则具有普适性,但同时与印度尼西亚的价值观、规范及国际原则相协调,可作为银行业所有利益相关方实施AI的参考标准。
“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实施不能仅停留在局部层面,而必须全面且整合到综合治理系统中,”他表示。
人工智能治理基于三大核心价值原则:
- 可靠性(Reliability):确保AI决策与银行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 可问责性(Accountability):要求每个系统都能被全面追责
- 人类监督(Human Oversight):作为构建可信AI系统的必要条件
Dian指出,人工智能治理需要整合多个要素,包括通过培训提升人力资源能力,”其次是涵盖政策、程序、风险管理和合规的流程体系,此外技术要求透明、安全并能适应风险变化”。
该指南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多项法律法规,包括:
- 2023年第4号《金融业发展与强化法》(UU P2SK)
- 2022年第27号《个人数据保护法》
- OJK发布的其他相关法规政策
同时借鉴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国际监管标准,并参考了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和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等境外实践。
Dian强调,全行业特别是银行业者的支持与承诺,是实现负责任且具有积极影响的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OJK注意到印尼银行业持续展现出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承诺,以提升公众服务质量。
OJK期待人工智能将成为重要推动力,进一步便利民众获取金融服务,支持包容性国家经济增长。”这一愿景需要建立在完整认知基础上——将AI整合到银行运营中不仅是技术转型,更深层次体现的是组织文化与思维模式的结构性变革。因此需要战略框架、创新文化以及对伦理和可持续性的关注,”Dian总结道。(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