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at, Oktober 10, 2025
Beranda生活保健人为什么会变胖?双胞胎分吃30天后,揭开4个饮食真相

人为什么会变胖?双胞胎分吃30天后,揭开4个饮食真相

- Advertisement -

对于人体健康而言,「糖vs.脂肪」到底哪个才是最大的“杀手”?

一项活人对照实验,为你揭晓答案。

01

1人吃糖 vs.1人吃脂肪,

30天后怎么样了?

BBC早在2014年曾做过这样一组对照实验,为了研究脂肪和糖,到底是谁才是肥胖凶手,摄制组找来了一对同卵双胞胎Chris比Xand,这两人都是医生,身体情况也几乎一致。

两人分别分配到高糖饮食和高脂饮食食谱,也就是Chris只吃糖Xand只吃肉!两人而且必须在这种极端饮食模式下坚持一个月,摄制组认为虽然实验数据样本只有2个人,但这种极端对比结果也可能对大众也有一定警示效果。

一个月后两人接受了细致的健康检查,从整体健康度来看,高糖饮食的Chris似乎更健康一点点。在脑力测试上,摄制组安排了在交易所的高强度工作,高脂肪饮食的Xand无论是记忆、反应和计算能力都偏弱。相反高糖饮食的Chris,条理清晰,反应灵敏,工作效率高。

三周后又进行了饥饿测试,在吃完同样热量的早餐后,Chris显然饿的更快,进食量反而更多。而Xand因为吃的高脂食物中高蛋白含量丰富,更容易产生饱腹感,反而减少了进食频率。

在最后的体能测试中,两人在持续禁食了12小时后,开始骑车比赛,结果Chris再占上风,这个也可以理解,糖分可以迅速在人体分解成所需能量,而脂肪虽然也可以转化能量,但转化效率比较低。

实验结束后,两兄弟体重都降低了,高糖饮食的Chris减了2斤,高脂饮食的Xand轻了7斤。可能有人会问怎么这样吃东西还可以减肥?

随后经过观察两兄弟日常饮食习惯,发现其实真正增肥的食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糖油混合物,它们大多让人很有食欲,吃得多了就胖了,也就是说肥胖不是单一饮食的问题。

专家对此也表示,健康的膳食从来不是极端饮食,均衡摄入才能长久健康。

02

越吃越上瘾,这种饮食会改变大脑?!

奶茶、蛋糕、炸鸡…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些食物不健康,但很多人还是难以抵住诱惑,这也引发了一个疑惑:这种偏好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的?

权威杂志Cell子刊曾发布过这样一篇研究,通过对照49个正常体重的参与者,在接触高糖高脂食物后,大脑的反应情况,发现大脑会自动激活多巴胺能系统,改变奖赏回路,下意识的学会偏好此类食品,同时降低对低脂食品的偏好,说明高糖高脂食品确实可以影响神经行为,导致越吃越上瘾,并增加肥胖风险。

其实高脂高糖食品的危害还不止如此,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林慧观团队在权威期刊《细胞代谢》上发布了一篇关于高糖饮食如何促进癌症发生的研究,原来糖分的摄入会增加人体葡萄糖含量,给癌细胞机会逃离监视,进而促进癌症的发生,所以过多糖摄入也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此外,在美国《细胞报告》期刊中也有刊登过高脂饮食危害的研究,其中有报告指出,高脂饮食会增加肠道微生物数量,影响肠道胆汁酸组成,随着微生物修饰过的胆汁酸占比不断升高,就会影响肠道干细胞增殖,刺激肠道炎症反应,随着这些干细胞不断累积突变,也会进一步升高结直肠癌风险。

03

最新研究公布60岁饮食红黑榜

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过程中,不注意饮食调整很容易埋下更多健康隐患。那么对于老人尤其是60岁后,怎么吃才更健康?

权威杂志《自然-衰老》上的一篇研究给出了答案,研究员通过调查2473名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饮食模式和患病情况,统计的数据总体可以分为四种饮食,发现以蔬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为主的MIND饮食在预防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效果明显,而且摄入的蔬菜、坚果量越多,出现慢性病的机会也有所降低。

研究人员认为健康的饮食可以减少血液中C反应蛋白、IL-6等炎症标志物数量,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退化影响,其中坚果、浆果还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在保护血管和脑细胞以及肠胃炎症有良好的作用。

所以,饮食习惯对老人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日常要注重蔬果、全谷物、豆类、和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减少甜食、红肉、加工制品等食品的摄入,可以有效提升饮食健康水平。

所以千万别小看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别因一时嘴瘾,把身体健康拖垮,保证健康饮食也是延长老年群体健康寿命的重要手段。

RELATED ARTICLES

TINGGALKAN KOMENTAR

Silakan masukkan komentar anda!
Silakan masukkan nama Anda di sini

- Advertisment -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